China Shipbuilding
  | 
   跳过导航链接
Shipyard
Ship Building展开 Ship Building
Shipping
 船厂 | 新造船
 
日本船东逆势造船赶超希腊 (2015-11-25)
据克拉克松公布的最新世界船厂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在2015年新造船投资中,日本船东已超越希腊船东。截止2015年9月,日本船东投资了大约55亿美元用于新船,占全球新船投资金额的14%。

高附价值船订单相对强劲是日本船东兴起的背后原因,它们投资了大约26亿美元建造新集装箱船,尤其是18000teu及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与2014年同期相比,日本船东集装箱船订单增长了近三倍。

此外,2014年订单强劲的液化气船在今年也得到延续,日本船东在该领域的投资大约为14亿美元。LNG船的投资也同样强劲,最近的订单包括NYK在三菱重工建造3艘新船,其中2艘为165000立方米,造价达4亿美元;MO...
Frontline与Frontline 2012合并在即 (2015-11-18)
近日,挪威财政监管局批准Frontline对于旗下由Fredriksen家族拥有的Ship Finance International (SFI)公司5500万新股的定向增发,每股票面价值为1美元。7月5日,SFI同意降低17艘油轮的基础费率,这些船舶与Frontline有长期租约,此举用以交换Frontline27.7%的股权或5500万股公司股份。
马士基航运利润大挫 60% (2015-11-09)
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马士基航运(Maersk Line)3季度净利同比大挫逾60%。该丹麦巨头称由于运力持续过剩以及货运量减少,集装箱运价触及历史低点,这家全球最大集运商在截至9月30日的前3个月,报得净利2.6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6.85亿美元。该船东在一份公告中指出,“2015年第3季度的市场状况不佳,运力过剩,欧洲的进口货量下滑,运价跌至历史新低水平。”

-- Tradewind(2015-11-09)
马士基航运首艘3E集装箱船“失业” (2015-10-31)
全球集装箱运力的闲置数量已突破百万标箱的关口,触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峰值。据Alphaliner消息,由于运价低迷,马士基航运(Maersk Line)已将旗下1艘18000TEU的3E型集装箱船闲置,并称会有更多大型集装箱船加入“失业”队伍。

谈及3E集装箱船闲置,马士基航运表示:“目前产能过剩导致集运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亚欧贸易航线,需求负增长的市场已经被新交付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严重破坏。除非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否则在中国的新年来临之前,将会看到更多集装箱船闲置。”

马士基集团上周发布盈利预警,表示其集运部门全年利润预计削减6亿美元。马士基航运的集装箱航运业务占亚欧贸易航线的...
集装箱航运市场疲弱 马士基航运发盈利预警 (2015-10-26)
以容积计算的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该单位目前预计全年基本收益为16亿美元,较此前预测下调近40%,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放缓及欧洲需求疲软导致全球贸易需求减少所致。

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下调了全年的盈利预测,称其集装箱航运的全球需求一直弱于预期,这是全球集装箱航运业疲弱的又一个信号,市场观察人士将其归咎于欧洲的需求下降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和汇率贬值导致的对奢侈品和其它进口需求的减少。

马士基第三季净利下降近一半,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在10月23日下调了全年的收益预测,称该集团的集装箱航运的全球需求一直弱于预期,而集装箱航运也是该集团最大的盈利来源。

...
全球集装箱船船队运力突破2千万TEU (2015-09-24)
Alphaliner数据显示,全球集装箱船船队创纪录的在最短时间内新增100万TUE,总运力突破2000 万TEU。

仅用七个月时间,全球船队就从1月下旬的1900万TEU扩大到如今的2000万TEU。2015年至今,共有152艘新船交付,综合运力127万TEU。然而只有59艘船,综合运力98000 TEU的船舶报废或拆船,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全球产能的增加也推动了船队升级,增强了船队运力。

例如,马士基航运(Maersk Line)通过抬高驾驶台将4艘9600 TEU船舶容量提升至11294 TEU。据Alphaliner报道,2015年至今为止,新增了190份订单合同,综合...
“雪上加霜”—NSSMC的 VLOC 大单重磅袭来 (2015-09-11)
正当市场在庞大订单及中国需求放缓的重压之下举步维艰之际,新日铁住金(NSSMC)将再“贡献”200万载重吨的新鲜运力给订单簿“增肥”。

据悉,新日铁住金就是一份9艘VLOC(超大矿砂船)建造合约的背后需求者。该公司是旨在将旗下的海岬型船队替之以规模更大的船舶。这份合同是紧随中国航企拟订一系列Valemax的消息而来,进一步加重了市场有关运力过剩的担忧。

航运消息人士透露,这家日本最大的钢铁制造商近日按长期合约,租入了一系列24万至25万吨级的矿砂运输船。这些船均由国内公司订造。据悉获得租约的日本干散运巨头包括商船三井(MOL)、川崎汽船(K-Line)、日本邮船(NYK)以及NS联...
VLCC市场“火力全开” (2015-05-06)
受益于近期VLCC市场的蓬勃发展,近日VLCC船东所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均处于盈利状态。其中Euronav和DHT近日所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尤其使人印象深刻。这两家公司同时做出预测,VLCC市场仍将保持目前的强势发展,预计今年第二季度仍将获利。目前VLCC市场的积极表现不仅仅是一个一个因素的作用,而是多个因素所巩固的结果。

根据Poten & Partners最新周报显示,2015年VLCC中东-苏伊士运河以东基准航线收益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多数市场人士预期,尽管未来这一运价可能会出现季节性变动,但将在全年保持稳定。Poten指出,全球油运需求在今年持续走强,是市场维持强劲的重要因素。此外,欧...
亚欧线运价跌破300美元/TEU,Alphaliner称船公司涨价计划将失败 (2015-04-23)
亚欧航线运价持续下跌,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亚欧航线运价已下跌至300美元/TEU以下,比上周再下跌25%。据Alphaliner预测,按此情况,5月1日四大联盟的集体涨价计划很可能以失败告终。

鉴于4月份亚欧航线运价直线下滑,四大联盟暂停了部分航次,以期通过减少运力,减缓运价下跌态势。但是由于货量严重不足,这一举措并未收到明显效果。现阶段,亚欧航线在第15和第16周总计将停航5个航次,但船舶的满载率仍在80%-90%左右,这一状态难以推动运价上涨。

日前,马士基航运、赫伯罗特、中远集运、日本邮船等班轮公司分别宣布了5月1日对该航线实施涨价计划,涨幅介于750美元/TE...
五巨头组建海岬型“联盟” (2015-02-11)
五家全球最大的海岬型船东已达成一项新的租赁协议

据一份公告证实,合作方分别是最大的上市散货船公司—John Fredriksen的Golden Ocean与Petros Pappas的Star Bulk,以及Golden Union Shipping、 CTM和Bocimar。

这一合作与在油轮市场,Frontline与Tankers International组建VLCC Chartering的情况十分相似。

奥斯陆上市公司金海洋指出,目前海岬型市场竞争激烈,且分化程度较高。作为经营者,上述公司因船舶数量有限,很难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报价以及出色的经营效率。Golden ...
马士基的造船策略:保持行业领头羊地位至关重要 (2014-10-30)
9月底,马士基航运抛出高达150亿美元的“五年船舶计划”,紧随目标之后的财务状况、船舶部署、运力排名必然再次紧密勾连。无论这一计划是否会引起业界对“运力过剩”的声讨,它都给了业界大佬——马士基再一次宣示的机会。


造船合理性 

8月底,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仕年(Nils Andersen)还高调表态“不会投机造船”,时隔一个月,马士基航运首席执行官施索仁(Soren Skou)便表示,未来5年,马士基航运每年将投入约30亿美元,总投入15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建造新船、改造现有船舶及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这是自2011年以来,马士基航运首次宣布造船计划。


马士基航运在当前...
LNG船产能过剩,造船业盼“页岩气革命”带来扩散效应,这一把赌的是不是有点大? (2014-09-27)
近日对页岩气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而出现了新造词“页岩气革命”,据估计,页岩气不仅对北美市场,还对全球造船及海洋产业领域也产生影响,出现了扩散效应。

根据预测,在以后一段时间里,页岩气或给深水能源开发市场带来消极影响,但从大体上来看,其将给造船产业2014”上,通过《页岩气给造船及海洋产业带来的影响》主题演讲而表示,实际上,页岩气给造船产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以下第三点证明这一点;

第一,页岩气对LNG船市场产生扩散效应。2011年以前,LNG船市场因交付量远超过新造订单量,面临产能过剩问题;2011年以后,LNG船的新造订单量猛增,达到繁荣期水平,而且,运费也提升4倍以上,但有分析指...
Star Bulk再度上演吞并后:盘点全球散货船巨头 (2014-08-22)
Star Bulk再度与橡树资本(Oaktree)旗下的关联公司达成兼并交易,至此其规模已紧逼干散运领域的“日本三巨头”

这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周二宣布以现金与股票为对价,斥资6.3491亿美元从破产船东Excel Maritime手中购入34艘船,以进一步巩固自身作为华尔街最大散货船东的地位。

此前在与Oceanbulk合并后,Star就已在美国市场夺得上述“至尊”宝座。加之周二这笔交易,目前该公司旗下船舶已增至103艘,合计运力达1185万载重吨,而且其中101艘船的规模不低于超大灵便型。

根据经纪行Gibsons的研究员Neal Smerdon提供给《贸易风》的数据,...
达飞轮船欲寻找新伙伴,或与中海集运、阿拉伯轮船组成2CU联盟 (2014-07-17)
据国外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达飞轮船正在寻找新的联盟伙伴,希望在部分航线上共享船舶。此前,该公司的竞争对手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签署了一项10年期合作协议,预计该协议将为这两家公司节省数十亿美元的营运成本。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结成合作伙伴后,达飞轮船无法独自和他们展开竞争,因此正在寻找能够结成类似联盟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亚欧航线上。据悉,达飞轮船已经开始和欧洲、中东以及亚洲的航运公司展开初步谈判,预计相关协议将在未来几个月达成。另外一位知情人士说,中海集运和阿拉伯轮船或将成为达飞的新联盟伙伴,组成2CU联盟。不过,达飞并未对结盟计划作出回应。

中海集运和阿拉...
Fredriksen再订购12艘好望角型散货船 (2013-04-08)
根据预测,挪威船东John Fredriksen集团旗下Frontline 2012公司可能即将再进行最少12艘船舶以上的好望角型散货船新造订购项目。

虽然该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项目,但该公司还是计划展开另一个新造项目。根据Fearnley Securities推测,Frontline 2012公司继去年之后,包括24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在内,共实施了约50艘新造订购项目,且可能很快再进行12-16艘好望角型散货船订购项目(要么签署备选订单的生效合同,要么已签完的LOI再签署建造合同)。

由于该船东公司目前资金状况良好,拥有巨大的潜在能力,继订购散货船之后,也有可能再...
Frontline 2012将进行大规模新造船投资项目 (2012-05-29)
挪威船舶王John Fredriksen的子公司Frontline 2012计划拥有大量的新造船,其船型不仅包括了油轮、还包括了散货船、LPG船等新造船。

通过该新造船项目,将在以后3年内,希望成为拥有“最新、低燃耗”船舶的领先于全球业绩的公司。根据Frontline 2012表示,目前Fredriksen的 Hemen Holdings公司(:拥有Frontline 2012的50%股份)订购了16艘+备选8艘油轮,Frontline 2012公司就是为了收购这些新造船正进行了协商。

另外,今年第一季度Frontline 2012公司的净利为240万美元,该公司眼下拥有了6艘VL...
长荣海运签署13,800TEU新造包租合同 (2012-04-18)
中国台湾长荣海运(Evergreen Line)公司与韩国产业银行的子公司KIAMCO签署了10艘13,8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长期包租合同。KIAMCO订购了这些船舶之后,长荣海运将租赁该船舶,KIAMCO筹措所需的建造资金,韩国现代商船提供船舶管理及专门技术。这批船舶将在韩国现代重工建造,每艘新造船价约为1.15亿美元,从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依次交付。长荣海运公司表示,正与其战略伙伴加强合作,因超大型船舶的需求持续上升,最终决定租赁这些船舶。
处于闲置状态的集装箱船将达到110万TEU (2012-03-08)
今年处于闲置状态的集装箱船可能呈现上升趋势,到年末其可能超过110万TEU。根据Alphaliner,以2月底为准,处于闲置状态船舶为289艘、84万TEU,在全部船舶中所占5.4%。2月末,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集装箱船船队规模达到1600万TEU,与去年3月末1500万TEU相比,增加1百万TEU。

以8000TEU为例,约有12艘船舶正在处于闲置状态,去年建造完工的13,000级Maersk Evora号也处于闲置状态。在闲置状态的船舶当中1000-1999TEU级的有79艘、2000-2999TEU级的有63艘、3000-4999TEU级的有53艘。在今年夏季期间,处于闲置状态船舶量增...
Maersk放弃18000箱备选订单 (2012-02-21)
世界最大的Maersk Line17日表示,要放弃与大宇造船海洋签署的10艘18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备选订单。去年2月,Maersk公司在大宇造船海洋订购10艘+备选20艘18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后来在20艘备选订单之中10艘备选船舶生效,最后表示,可能放弃最后备选10艘船舶合同,同时要大幅缩(:9%)小亚洲-欧洲航线。而今日确定表示,最终要放弃最后10艘船舶的备选订单。
申能与马石油签署LNG供应采购长协议
1月17日,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于吉隆坡双子塔内签署了一项新的液化天然气中长期购销框架协议(HOA),合同期限为 “12+12”年,年供应量150万吨。

面对上海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和供应形势的变化,申能集团积极组织落实各方资源,全力保障上海天然气供应安全。此次合作是在双方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签署的原有供应洋山LNG接收站300万吨/年长协的基础上,敲定的又一个供应上海五号沟LNG接收站150万吨/年之中长期合约。

申能旗下控股的上海液化天然气公司与马石油2006年签署的LNG供应长协于2009年在上海洋山接收站正式履约交付,此次申能集团成员企业上海燃气与马...
Records: 321,   Page: <<  11  12  13  14  15  16  17  
 
China Shipbuilding, 2014